close
對立,是一種破壞性很高的行為.

從小到大,我們的教育都在教導我們”明辨”是非.

當然這世間有善惡,有是非,有黑暗光明,有男女,有陰陽. 這個世界幾乎都是以二分法來形成我們所有的秩序,這些都是對立.

的確,世間到處充滿對立,我們無法矇著眼睛說看不見. 但是,教育除了教導我們明辨和區隔之外,卻忘了教導我們更重要的下一步,就是該如何打破對立.

我們生活在同一個空間,呼吸著相同的空氣,享用著共同的地球資源,我們有著相同的人性,我們有著相似的愛恨情仇,我們擁有一樣的微笑和一樣的眼淚, 你和我其實都一樣. 我們何其有幸生活在同一個時空,我們也一樣的可憐,當這個世界被對立嚴重分裂時,我們將會承受一樣的毀滅.

最近網友”飛天”介紹我看的”疾病的希望”(由”心靈工坊”出版),裡面提到癌症的發生,是因為我們人類本身就是癌症.

細胞本應該為了宿主而犧牲更新,但是癌細胞的自私使得它們和宿主對立,一心一意要發展成原始的單細胞,以求免於一死. 因為癌細胞的不死/增生和擴散/蔓延,最後造成了宿主的死亡. 一旦,宿主死亡之後,癌細胞也玩完了. 這就是我們人類自己,和癌細胞無異.

我們不斷的破壞山林,利用地球資源,製造無法處理的垃圾..... 這個地球(宿主),一旦被我們利用殆盡,我們也玩完了.

這本書提到我們對待疾病不應該用對立的態度,疾病只是在提醒我們該做的功課沒有做好. 書裡也提到,”惡是善的寶座”,因為有惡,才能顯現出善的力量.

我非常喜歡書裡的一句話,摘下和大家分享, 在『泉源真書』(The True Book of the Welling Source)中,我們可以讀到【戒善行】的規勸:

”行善的人可能不是為了名聲而行善,
可是名聲卻緊隨著他們.
名聲本身並沒有什麼利益,
利益卻緊隨其後.
利益本身並不會引發衝突,
衝突卻緊隨利益而生.
所以有識之士應謹防行善” --------------(本書第四章”善與惡”,第九十頁)

這句話說的是”謹防”行善,而不是要人不要行善. 其實,我覺得,人不只是要謹防行善,”功名利祿”所伴隨而來的都是相反的麻煩和敗壞, 所以佛書裡說:這些林林總總像是火,人應該要避之唯恐不及. 福音書裡有一段話,我也很喜歡, 基督說:”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,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他.”

和大家分享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Rosemary Wang 的頭像
    Rosemary Wang

    夏日香氣

    Rosemary 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